1月5日,201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典礼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学院电气及自动化系学生崔荣钺、刘增鑫、刘笑然三名同学,在基础部数学教研室主任吴鹏指导下,一举夺得全国一等奖,此奖项仅占参赛队总数的1.5%,充分展示了鲁劳职院师生的强劲实力。同时,学院还在此次比赛中荣获省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3项。
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教务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于2018年5月正式启动报名,基础部数学教研室组织报名、组队、校内选拔,利用课余时间对参加建模竞赛的同学进行为期20多天的集中培训和模拟训练。指导教师精心组织培训,参赛同学认真学习、坚持不懈,建模队员经过三天三夜的通力合作,奋力拼搏,最终在本次竞赛中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根据多年的参赛经验,学院将数学建模竞赛工作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数学建模竞赛普选阶段。以数学建模爱好者协会为阵地进行宣传,参加基础部组织的“千人学习竞赛”活动,普及数学建模竞赛的一般知识,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投入到这项竞赛中来。第二阶段为培训强化阶段。对在数学建模系列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深入讲授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经典的数学模型案例。培训内容涉及数学建模基础、概率统计、线性规划、数学软件、上机实践等基础知识。第三阶段为提高阶段。在校内竞赛和强化培训的基础上,挑选8—10个队作为强化提高对象。着重放在数学建模模型建立与求解、竞赛论文格式、数学软件运用等方面做进一步提高,并组织部分代表队将自己提交的论文进行公开答辩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即将进行的全国竞赛做好准备。第四阶段为全国建模竞赛阶段。参赛时间为三天三夜,共计72小时。在开赛之前,每个队伍身体、心理都要调到最佳状态,做好准备资料、调试好计算机和打印机,合理分配好竞赛时间。第五阶段为总结阶段。竞赛之后,要求参赛学生将整个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过程中的收获、体会、感想和建议,完成一篇总结报告,在学院校报与数学建模爱好者协会报上发表。
近五年来,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3项,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10项、省三等奖8项,获奖总数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连续3年荣获优秀组织工作奖、1人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1人荣获山东赛区优秀指导教师、1人荣获山东赛区优秀组织工作者。优异成绩的取得,同学院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质量、持续深化改革是分不开的。积极营造竞赛氛围,制定合理的教学阶段分配方案,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潜力,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以及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为学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教育部学科竞赛统计目录中16个项目之一,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之一。2018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及美国和新加坡的1449所院校/校区、42128个队(本科38573队、专科3555队)、超过12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其赛题有强烈的实际应用背景或应用潜力;竞赛要求参赛者结合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数学和计算机软件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建立、求解、评估、改善数学模型,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参赛同学可以任选一道赛题,自由地收集、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可以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各种软件等任何没有生命的资源,但不能与队外的任何人讨论赛题;完全由三名大学生团结合作,在三天时间内完成一篇研究论文;赛题开放性强,没有事先确定的答案,评阅标准是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表述的清晰程度,因此,一直受到大学生们的重视和喜爱。